對於多數橄欖球迷而言,紐西蘭(All Blacks,黒衫軍)與澳洲攜手在決賽碰頭,著實不讓人意外,兩隊陣容、演出、甚至是缺點都很類似,橄欖球世界盃史上還沒有過連霸的球隊,南半球三雄(紐澳+南非)在過往七屆各自拿下二次冠軍,2015年冠軍賽誰能拿下,將是第一個三度奪冠的國家,意義自然重大。
有趣的是,紐西蘭與澳洲幾乎沒缺席過世界盃決賽,前七屆有六屆的決賽戲碼中,見得到兩國的名字,這兩隊 –黒衫軍與袋鼠軍團卻沒有在冠軍賽交手過。
世人公認紐西蘭擁有最棒的陣容,所以世界盃史上幾乎每場黒衫軍參與的比賽,他們都被認為更具備贏面,2015這場決賽也是,雖然紐澳兩國是本屆開踢之後唯二不敗之師(廢話,冠軍賽戲碼能不敗的最多也是2支),但擁有很不同的風格。紐西蘭2011世界盃奪冠後至今只輸過3場,完成過全年大滿貫(不敗),被認為是「史上最強的一支橄欖球隊」,但其實2015的黒衫軍明顯不若前一年,相反地澳洲隊整個2015銳不可擋,只輸了一場、在紐西蘭首都,僅僅幾個月前的2014冬季,澳洲人輸掉了幾乎所有的球賽,重整速度效率好的難以想像。
紐澳過往世界盃參賽成就
歷屆RWC |
主辦國 Host |
紐西蘭 NZ |
澳洲 AUS |
1987 |
紐澳聯合 |
Champion |
4th |
1991 |
歐洲聯合 |
3rd |
Champion |
1995 |
南非 |
2nd |
八強 |
1999 |
威爾士 |
4th |
Champion |
2003 |
澳洲 |
3rd |
2nd |
2007 |
法國 |
八強 |
八強 |
2011 |
紐西蘭 |
Champion |
3rd |
澳洲實力分析
澳洲隊在今年的橄欖球天龍賽(Rugby Championship)擊敗紐西蘭,帶著完整的陣容參賽,預賽階段雖然跟英格蘭、威爾士一組,堪稱本屆死亡之組,幸虧對陣成績出色帶著心理優勢,賽程安排上有點運氣,澳洲人遇上威爾士英格蘭時,北半球二者已精疲力盡:近況大好的威爾士在世界盃前已傷兵滿營,開賽後還陸續傷退L.Williams, Allen, Amos, S.Williams,後衛線三本柱雖健在,其他位置的主力到第一替補全數報銷,澳洲輕易以榜首過關。
複賽遇上蘇格蘭,以實力跟交手記錄來看,澳洲人怎麼樣都會輕騎過關,蘇格蘭預賽時得分效率雖高,卻是面對弱對手,多數得分機會來自對手的錯誤,對上南非就被完爆。大將Folau跟Pocock的缺陣應該很傷,然而明眼人都知道,即使損兵折將要贏蘇格蘭並不困難,結果三次嚴重失誤讓蘇格蘭幾乎贏下球賽,最後5分鐘兩軍緊張、加上裁判連續誤判,澳洲Foley驚險罰踢3分取勝
準決賽的澳洲隊明顯打得更好,Pocock-Hooper-Fardy聯手發揮出宰制賽事的能力,即使幾個人打得頗差,像是踢球準度欠佳的Foley、整場苦悶的Folau,但是在back row的完全壓制(加上阿根廷臨場傷兵問題),澳洲很輕易的贏下了準決賽、雖然是最後10分鐘才拉開。
也就是說,澳洲隊正在蛻變,有點像是本屆的南非:南非第一場敗給日本跌破全地球的眼鏡,之後幾場比賽優勢明顯、缺點明顯改善,而且世人發現日本根本超強,倒楣地史上第一個小組賽3勝1敗還無法晉級的球隊,還是因為賽程關係(日本只休4天就打蘇格蘭)才輸給蘇格蘭(半場拉鋸、60分鐘大將傷退、局勢傾倒)~現在的澳洲球風明確清楚,前排大概是平均水平,後排一流、後衛線則是起伏較大。
紐西蘭實力分析
最出名的戰舞 - 地表上唯一的「超級」球隊, 卻一直犯錯
2011年世界盃紐西蘭打得漂亮,冠軍賽卻很二流,要不是當天Eden Park(剛好是黒衫軍主場)吹了神風把所有的罰踢射門都吹歪,決賽8-7的誇張比數不體現那風有多強,而是紐西蘭人下半場一分未取、關鍵大賽總是軟腳畏懼(1995年冠軍賽也是佔盡優勢而輸球,當然,是裁判誤判導致紐西蘭無法封王,電影《打不倒的勇者》著實造神太過,看看曼德拉跟徒弟執政後怎麼清算南非白人的?總之南非的種族和諧跟那屆冠軍獎杯看在日後全是謊言)
紐西蘭擊潰法國之戰讓許多人鬆了一口氣,62-13的比數法國人輸得有多慘?預賽紐西蘭贏納米比亞都沒贏這麼多!一場雨中的準決賽,把決賽的天秤幾乎打回了中間點(五五波),尤其紐西蘭人不太會打逆境的球賽,對手只要頑強,紐西蘭時常荒腔走板表現。
贏納米比亞幾分並不重要(bonus point入袋即可),面對喬治亞球賽一開賽就被達陣不講、整場球19次失誤簡直是嚇呆全球,從來沒有「如此低級」的黒衫軍,而場上紀律問題也困擾球隊,兩場重點賽事(阿根廷-南非)都有人吃黃牌,並且不停犯規、進攻卡卡…還記得嗎!今年天龍賽紐西蘭就是這麼差,每次後排施展不開,後衛群就無法使出跑陣能量,最後陷入泥沼與僵局(19-27負)
黒衫軍有嚴重老化的問題,許多成員已是打第三屆,以全黑的人才誕生速率,這簡直不可思議,雖然老將都是一代名將、不可或缺的骨幹,年紀偏大卻是日後危機:橄欖球界第一明星卡特(Dan Carter)能力超級但狀態普通,他的踢球能力從身披幾項世界紀錄就不難窺探一二,然而生涯參賽世界盃貢獻不多。Ma’a Nonu(圖左)大概是球界最棒的近端中鋒,防守、攔截、跑陣、甚至變線進攻(傳鋒工作)都有水平,但是Conrad Smith到隊長McCaw都有嚴重退化現象,McCaw甚至犯上好幾次低級錯誤。教練Hansen挑選的先發平均都落在29歲,tier 1國度中(一級橄欖球國家)最老的一支,他喜歡能平穩執行他戰術的球員,這是Conrad Smith-Ben Smith留在先發位置的原因,後衛線不太犯錯但驚奇太少,兩位Smith的風格讓 Milner-Skudder 很受壓抑,上一次全黑這麼強、後衛屬性牽引間的犧牲者,就是老球迷都有印象的Jeff Wilson。
論整體戰力,紐西蘭只是比2012-2013-2014的自己遜色,目前地表上還真的沒有誰比他們強,蘇格蘭、威爾士都在波段高峰,但明顯不如南半球四國,南半球其他三國2年來人才輩出,還是紐西蘭在贏球。
冠軍賽看點 (先發名單公布)
後排(back row, 6-7-8號位置)將是紐澳大戰的看點,澳洲的強項於此,David Pocock-Fardy-Hooper聯手打得都很好,反觀紐西蘭打過的兩場重點賽事裡,後排都很鳥蛋打不出優勢;這位置就像足球場上的「中場」,攻守得宜那對手便無法輕易踰越,紐西蘭此位置上是Kaino-McCaw-Read,若發揮出水平,三人連線發揮的能力一直是「歷史前三」,可惜本屆稍退步,看看2011年世界盃後黒衫軍四年來只輸過3場,歷史上沒有過這麼強的一支球隊,便知道後排強大,讓每個位置都很棒的紐西蘭更加所向披靡。
射門功夫也是看點,許多新球迷看歐洲六國賽時會覺得,怎麼充斥一堆射門、而不是印象中的奮勇奔馳,其實3分3分的拿反而更快,而且不用跑滿50公尺才辛苦達陣5分、還未必踢得進附加踢;厲害的Fly Half過半場就能射正(而且本屆充斥這類高手,時代真的在進步),關鍵大賽總得分通常不超過40分,換句話說得過20分能贏球機率就很大,於是「3分球」的重要性便出來了。卡特當然是當代第一左腳,相較Foley就沒那麼穩,準決賽上、甚至前一場丟失幾次射門。
兩軍上一次交手在2003年準決賽,紐西蘭衝不進去,結果踢球手Leon McDonald一直錯過沒進,導致局勢丕變,決賽中哪方違例被罰,另一方一定先抓3分射門優先,踢球技術的好壞將非常重要。
紐澳世界盃交戰史
1991 |
準決賽 |
AUS 16 ─ 6 NZ |
2003 |
準決賽 |
AUS 22 ─ 10 NZ |
2011 |
準決賽 |
AUS 6 ─ 20 NZ |
冠軍賽的裁判將是Nigel Owens,橄欖球界公認的王牌裁判,吹判橄欖球遠比足球困難,橄欖球裁判得隨時控制節奏、指示合理位置(兩軍scrum、撲倒後佈陣),他的吹判明確、但指示得宜,鮮少讓球員因為死球肢體接觸而受傷,而且場上詞彙豐富,無論是電視機前、還是場上選手,對這位威爾士籍裁判一致推崇。
這場冠軍賽將在週六晚間2355(台灣時間)開打! FOX SPORTS HD 高畫質直播呈現~!